華邦2022起取得國際自願性碳權,並在2024年立內部自願性碳權投資標準
2022年取得國際自願性碳權
華邦自 2022 年起,累計取得來自位於亞洲及非洲等9個國家之自願性碳權項目,取得13,500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權
為響應國際碳中和趨勢及 2050 年淨零目標,華邦除自 2022 年起加入新加坡國際碳權交易平台(CIX) 並持續參與國際碳權交易外,更在 2023 年加入臺灣碳權交易所 (TCX),成為該平台國際碳權首購企業;截至 2024 年底,華邦共累計取得來自位於亞洲及非洲等9個國家之自願性碳權共計 13,500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華邦所取得之碳權經由國際獨立機構 Verra 或 Gold Standard 所核發,內容包含自然保育、高效爐灶、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等,期望透過碳權交易抵減企業本身碳排放外,亦能達到保護陸域及海洋生態、恢復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促進對能源基礎建設與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尊重當地居民權益等多元永續效益。華邦所取得之碳權項目已涵蓋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中的 16 項。
華邦在專注半導體產業之餘,投入持續且穩定的資源,參與全球減少碳排相關活動,為地球永續生存及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碳權項目包含自然保育、高效爐灶、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等國際自願性碳權專案。
碳權投資小故事:
Delta Blue Carbon 世界最大的藍碳項目碳權
DeltaBlueCarbon-1專案(DBC-1)是位於巴基斯坦印度河三角洲地區的紅樹林和濕地的造林和修復專案。該專案面積達35萬公頃,估計在2015-2075為期60年的專案期間內,可望減少超過1.42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排放。
印度河三角洲由涵蓋河道、低窪島嶼、潮間帶和紅樹林等豐富樣貌的系統所組成。此處的紅樹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乾旱氣候紅樹林,並且位於數千種鳥類的主要遷徙路線中。近年來,該地區紅樹林遭砍伐的主要誘因包括將紅樹林作為燃料木材、飼料和放牧牧草的來源,因此紅樹林面臨不斷提高的砍伐危害。在此專案地區內的60個沿海村莊中有超過42,000人居住,超過7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許多社區缺乏乾淨的飲用水、基礎教育、衛生和衛生設施,並且依靠農業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淡水的枯竭增加紅樹林和三角洲土壤的鹽度,且農業和沿海漁業的產量也逐漸減少。
DBC-1專案希望透過紅樹林的再生以及控制住紅樹林砍伐和退化的誘因,緩解這些問題並防止這片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損失,經由超過22.4萬公頃的紅樹林重新造林,並讓當地社區參與此專案活動的規劃和施行來實現這個目標。

藍碳介紹
藍碳通常發生在以紅樹林、鹽沼植物和海草為主的沿海濕地。這些濕地像陸地森林一樣透過林木生物量的方式儲存碳,但獨特之處在於它們還能夠捕捉從上游而來的流動碳,類似一個過濾系統,在廣闊的河流三角洲中捕獲碳。憑藉這雙重碳捕捉過程,沿海濕地的碳去除速率比陸地森林快 40 倍,藍碳專案是目前最有效和有價值的碳去除系統之一。除此之外,沿海濕地還有助於保護周遭環境免受氣候變暖的眾多影響。
類別 | 說明 |
---|---|
碳權認證 | VCS-2250 (CCB) |
位置 | 巴基斯坦 |
類型 |
|
已發行年分 | 2016-2021 |
可取得安全飲用水的當地居民 | 400位 |
受益於增加的漁獲量 | 34,600位 |
預計在其60年的專案壽命內去除
因此專案得到幫助的當地居民超過
受益於改善健康條件的人
保護和復育位於巴基斯坦印度河三角洲地區的
2024年建立內部自願性碳權投資標準
華邦自2022年起即建立內部碳權交易作業辦法,詳細規範權責分工、額度授權、內控制度等各個面向,2023起因應國際高品質碳權投資策略趨勢,進一步強化及建立內部碳權投資標準
目的
- 優化內部作業規範,避免購入爭議性碳權
- 發展內部碳權檢核表, 作為後續碳權採購依據
評估標準 | 備註 |
---|---|
額度核發機構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國際
國內:
| 必要性 |
年份(Vintage): 該碳權額度之核發年份,與本公司交易取得之年度相距不超過五年 | 必要性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達成三項(含)以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者 | 必要性 |
風險管理
| 必要性 |
國際高品質碳權標準符合下列任一條件
| 優先性 |
國際碳評級符合下列任一條件
| 優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