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領域|永續供應鏈|邁向淨零供應鏈

永續供應鏈

從價值鏈的層面思考企業永續,永續因子必須從內部後勤 (Inbound logistics)、生產製造 (Manufacturing) 至出貨後勤 (Outbound logistics) 同步置入相關的工作設計與訓練中,方能有效推動供應鏈的永續管理。2023 年起,華邦以雙軸轉型 (含數位化與低碳化) 為主要執行策略,輔以生態系 (Eco-system) 的角度進行工作設計,落實供應鏈管理的永續工作推動。這包括從源頭的供應商管理、內部同仁的永續訓練、採購工作執行,到內部綠色運籌系統建置,一直到外包商緊密的合作。面對極具挑戰的經營環境,華邦相信唯有時刻保持新創的管理思維,快速調整與因應,才能與供應商演化出適時適性的經營能力,共同達成供應鏈永續之目標。

SDGs 17 同心協力的夥伴關係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0 減少不平等
SDGs 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SDGs 6 潔淨水質與公共衛生

E 供應鏈累計減碳量

63000

噸 CO2e

S 供應鏈生態系共同學習時數

19899

小時

G 第一階關鍵供應商實施永續風險評鑑涵蓋率

100

%

邁向淨零供應鏈

低碳供應鏈策略與管理

因應極端氣候現象顯著與降低碳排成為國際品牌大廠選商的主訴求之一,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為諸多國家與企業之共識。華邦為求各項減碳工作在供應鏈內落實執行,主張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才能有效向外擴散。於內,確立永續採購(含在地採購、循環採購、綠色採購)內容、建置內部綠色運籌管理系統、外包商低碳技術研發;於外,以鼓勵、倡議正向提升供應商減碳意願,透過定期資料蒐集,審視減碳目標達成進度;辦理各類供應商低碳議合活動,凝聚減碳共識;承接政府補助專案,降低供應商碳管理成本與進入門檻,並攜手供應商共同成為企業公民。

低碳供應鏈策略-全面碳減排管理

以身作則-供應鏈源頭減碳趨力

  • 永續採購力

因應各方利害關係人對於華邦永續表現的企盼,我們的採購工作力求在經濟成本與環境成本間取得最佳解。華邦的永續採購 (Sustainable Procurement) 工作,包括能有效降低因國際運輸距離所生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在地採購 (Local Procurement) 、創造物質循環再製與再用的循環採購 (Circular Procurement) 、鼓勵我國業者提供綠色產品/服務的綠色採購 (Green Procurement) ,綜整為華邦的永續採購推動工作。

在地採購

循環採購

綠色採購

說明

2024年,對外,適逢氣候變遷與國際氣候協定變革、通膨調控與俄烏、以色列戰爭等衝擊;對內,因應華邦集團綠色產品與製程改善等需求,除每年設定管理目標外,我們也積極調度在地原物料廠商之採購配比,整體而言,華邦集團在在地採購的表現上皆有不錯的進展,包括華邦原物料在地採購金額比例由 2023 年的 37.8% 上升至 2024 年的39%,年增1.2%;新唐原物料在地採購金額比例由 2023 年的 41.6% 上升至 2024 年的44.6%,年增3% ;新唐日本原物料在地採購金額比例從2023 年的 52% 上升至 2024 年的60%,年增8%。

近4 年華邦集團原物料在地採購表

說明

2024 年,華邦藉由具循環性廢品的回收與出售,包括廢靶材、石英、廢晶圓、Oring、FOSB、廢五金、混合五金/ 筆電/ 螢幕/ 鐵/乘載盤等,創造出超過NT$652 萬元的廢品出售績效,相較於2023 年,增長64%。展望未來,華邦將繼續在採購過程中,尋覓可維修、再利用或利於回收再循環的產品,透過循環型採購對於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視,促進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

2024年績效

說明

「綠生活」是一種親環境的生活方式,華邦集團2024 年運用採購力量對供應端的有效影響力,於生產製造端,逐步推展採用節約能源、低汙染、再生利用、可回收、綠色建材等綠色環保產品與設備;於員工生活端,積極宣導落實綠生活對個人與環境之助益。2024 年,華邦集團合法申報於行政院環境部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申報平臺之綠色採購金額,超過NT$2 億6 千5 百餘萬元。未來,為持續發揮綠色採購對於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永續影響力,華邦集團除將持續宣導綠生活之助益,亦將尋覓合適之綠色產品/ 服務供予行政端、製造端之用。

2024年績效

  • 行政院環境部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申報平臺之綠色採購金額,超過NT$2 億6 千5 百餘萬元
  • 高雄廠綠色採購金額超過NT$1千2 百餘萬元,獲頒「淨零綠生活績優單位」

  • 綠色運籌力

2023年,華邦積極呼應客戶之需求,在企業價值鏈的思考基礎上,於內部後勤系統置入碳減排之規劃。包括運輸趟次與運務最佳化、包材減量與循環、廢棄物資源化推動。

運輸趟次與運務最佳化

包材減量與循環

廢棄物資源化

全面執行運務直出模式(Drop Shipment),降低因回貨而生的碳排量;同時,要求所有第三方物流業者(3rd Party)在艙位經濟性的前提上,以最佳路徑、最佳車隊組合規劃派車,並積極評估採用新型動力運具(電動、氫能)的可行性。在包裝材料上,要求包材供應商在產品包裝強度不變的基礎上,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並檢附安全資料表以茲證明(Safety Data Sheet, SDS) 。蒐集市場資訊,全面評估各類廢棄物資源循環的處理方式。積極引導廠商在合乎法規、經濟與環保的基礎上,尋覓可回收再製的創新技術。
  • 2023績效
    • 外包商直出貨比例: 98%
    • 降低碳排量: 110.9 tCO2e
  • 2023績效
    • 外箱:再生紙漿比例80%
    • 棧板:再生塑膠比例100%
  • 2023績效
    • 廢PVC手套再利用
      • 降低碳排量: 5.95 tCO2e
      • 節省處理費:超過新台幣24萬


  • 外包研發力

在外包商(封測廠)低碳合作與技術發展上,鼓勵淘汰高能耗或效率不佳的機器設備,從組織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盤查與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的方式,找出碳排放熱點與鑑別重大能源使用。
低碳技術研發力有三,第一,以產品碳足跡盤查中,從源頭重新思考製程的改善方式,包括材料減量與製程改善;第二,評估綠色材料的開發,優先選用符合環境與法規標準的原材料;第三,藉由源頭材料投入的最佳化,減少外包階段的廢棄物產出量,有效降低華邦整體供應鏈的排廢量。

  • 低碳材料開發與製程優化:洽談 2 家外包商共同驗證低碳材料、6 家外包商以鑑別減碳熱點為核心,研議製造過程優化的機會點

  • 定期實施產品碳足跡盤查 : 2024 年進行第二次的產品碳足跡盤查,共計8 家藉此確認產品碳排放量的變化並持續針對熱點作為減碳的目標

  • 成立包裝材料減碳專案 : 推動工作項包括靜電箱取代紙盒、Reel 捲盤材料減量、Carrier Tape 承載捲盤回收再使用、Tube material 回收再使用、取消重複標示標籤,共計降低175 噸CO2e

  • 封裝測試導入節能型測試生產規劃,共計降低 42 噸CO2e

擴散與影響-供應鏈低碳治理

隨著國際品牌大廠對於供應鏈成員應具備足夠減碳能力的力道加深,以供應鏈為減碳單位之現象,也在全球逐漸明朗。為確保每位供應商夥伴逐漸成為華邦供應鏈減碳的一員,華邦建立供應商碳管理策略組合(Carbon Management Portfolio) 。綜合以【數據治理】、【以大帶小永續學習】、【管理轉型】、【共同鑑別發展機會】等四大策略,形成華邦供應鏈的低碳治理核心。

  • 目標
    • 2030年前,確保第一階供應商了解且具備碳管理與碳減排之資訊、知識、能力
    • 2030年供應鏈淨零轉型,達成減碳10%之目標(基準年為2021)
    • 2050年供應鏈淨零
  • 華邦供應鏈低碳化推動里程

  • 2024年供應鏈能資源與溫室氣體減量績效

低碳供應鏈管理流程

碳管理策略組合

管理流程步驟

工作項目與成果

以大帶小永續學習

1. 識別矛盾

2. 減碳宣告

4. 凝聚共好意識

  • 供應商 ESG 共學坊

    • 邀請在減碳工作耕耘多年且績效亮眼之供應商,進行節能減碳工作的共同學習

    • 至2024年,累計28場次之共學坊

  • 管理類論壇: 永續供應鏈升級論壇
    • 累計辦理4
  • 技術類論壇: 先進封裝技術論壇
    • 累計辦理3

數據治理

3. 數據治理

  • 永續供應鏈能資源用量調查

    • 2023 年,主動針對第一階主要供應商152家(採購金額比例 80~90%)且直接供應產品、技術、服務者,進行用電、用水、廢棄物、溫室氣體、國際氣候治理績效、各類能源用量、產品碳足跡狀況進行調查。

    • 針對由環境部列管且碳排量大於2.5萬噸之供應商,溝通其揭露盤查結果並鼓勵其進行能源轉換與相關減排措施

    • 2023年調查結果:

      • 單一年度節電量:0.39 億 kWh

      • 單一年度節水量:282.8 萬 公噸

      • 單一年度節廢量:7.75 萬 公噸

      • 取得 ISO 14064-1:2018 證書家數:35 家

      • 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的家數:91 家

      • 取得 ISO 14067:2018 證書家數:14 家

      • 取得 ISO 50001 證書家數:19 家

      • 已加入 CDP 調查之家數:58 家

      • 註:節電量為 2022 年相較於基準年 (2021年) 之範疇二排放量回推用電量之差值,且上述兩年之排放量經查驗機構查驗;節水量、節廢量係由供應商秉持誠信原則提供之管理資料

  • 供應商碳管理行為量表

    • 華邦自建供應商碳管理行為量表,併同能資源用量調查結果綜合分析,以此建立供應商碳管理機制,並據此提供予採購同仁持續溝通之策略。

    • 供應商碳管理程度機制與分級準則

      • 第一階直接供應產品、技術、服務予華邦之供應商

      • 屬環境部列管且碳排量大於2.5萬噸之供應商

      • 供應至華邦之產品屬碳排活動強度大者

      碳管理程度

      級別

      碳管理內容

      管理機制

      A

      對碳議題有認識且了解,已有相關證書與國際績效、其碳管理程度高供應商

      提供訓練與媒合輔導資源

      要求定期更新以下證書

      ISO 14064-1:2018

      ISO 14067:2018

      鼓勵進行碳減排、能源轉換,取得

      ISO 14064-2:2019

      A-

      對碳議題有認識且了解,已有部份證書與國際績效、但其碳管理程度低供應商

      提供訓練與媒合輔導資源;鼓勵進行減排、能源轉換與產品碳足跡盤查

      B

      對碳議題有認識,從事碳管理活動少但對碳管理程度高供應商

      提供訓練與媒合輔導資源;鼓勵其盤查、驗證與揭露

      B-

      對碳議題沒有認識,未從事任何碳管理活動且碳管理程度亦低落之供應商

      提供訓練資源與媒合輔導資源;

      並持續溝通

管理轉型

1. 識別矛盾

3. 數據治理

4. 凝聚共好意識

  • 進行供應鏈管理中心同仁 ESG 教育訓練,強化內部同仁對於供應商減碳工作的同理心,以鼓勵、協助、互惠取代要求,降低各類供應商對於減碳工作之抗拒

    • 2023年訓練時數: 28小時(人)

  • 永續工作數位化: 建立華邦電子供應商平台

    • 例行性供應鏈作業

    • 供應商ESG互動網

    • 外包商產品碳足跡資訊交換模組

    • 綠色產品運籌管理模組

共同鑑別發展機會

5. 偕同減碳

  • 2023年「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計畫」:由華邦擔任主導廠商,並自建 ESG永續供應鏈團隊邀集原物料、封裝與測試、機器設備、廠務工程等共計 13 家供應商,向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聯合申請,成功取得全額NT$3,000 萬元補助。
  • 2024年華邦電子供應鏈轉型診斷補助: 
    • 導入資策會與大專院校團隊 (包括明志科大、南臺科大、成大永續發展中心) 減碳輔導資源予第一階供應商,2024辦理2場次說明會,與會供應商總計80家。
    • 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合作,彙整並提供我國永續人才培育與免費線上資源予第一階供應商

永續原物料管理

華邦電子為專業的記憶體積體電路公司,從產品設計、技術研發、晶圓製造到自有品牌行銷全球,提供全球客戶全方位的記憶體解決方案服務。在企業永續方面,持續關注世界趨勢、社會議題及自我治理的韌性能力,落實負責任的材料採購,以永續方式擴大對環境與社會的正面影響力,致力成為以綠色半導體技術豐富人類生活的隱形冠軍。在永續原物料的管理上,本公司以三大原則為推動工作設計之核心,包括:

  • 數據治理,鑑別材料來源
  • 目標管理,確立永續原物料的使用管理計畫
  • 主動議合,驅動最佳合作實踐

更多詳細推動作法請參照華邦電子永續原物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