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領域|氣候變遷管理|風險情境分析
風險情境分析
轉型風險情境分析
考量華邦為一立足臺灣、放眼全球市場之集團,故採用三種情境進行轉型風險模擬,除了檢視現行國內法規風險外,亦將國際減碳趨勢之影響納入評估。
以三種情境進行轉型風險模擬,包括(1)政府淨零路徑,主要評估國內法規風險;(2)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六次科學評估報告中的 SSP1-1.9 極低度排放情境;(3)落實科學基礎減碳目標中要求的每年 4.2% 減量率(Science-Based Targets Net-zero, SBT-NZ)。轉型風險情境分析範圍為集團主要廠區與辦公處所。
外在情境 | 說明 | 評估排放源 |
---|---|---|
政府淨零路徑 | 依據目前臺灣提出的淨零目標為評估依據 | 範疇一+範疇二 |
SSP1-1.9 | 依據 IPCC 第六次科學評估報告中的 SSP1-1.9 路徑 | |
SBT-NZ | 依據 SBT 達成 2050 年淨零準則要求的減量路徑 |
註:2025年以後之範疇一與範疇二碳排放量係預估數據,該預估係綜合考量2024年實際排放量、未來中長期平均排放成長趨勢,以及電力排放係數預測值等參數計算所得
預期氣候變遷議題可能在法規、技術、市場及商譽等方面對華邦造成財務影響。其中,碳稅/碳費開徵與因應用電大戶條款使用再生能源電力三項,預估在 2030 年可能造成之財務影響約為NT$ 2~70億元,約為 2024年 營收之 0.3~9%。
2030 年議題與營收之財務影響
實體風險情境分析
華邦依循 IPCC 氣候風險模組,評估在極端降雨情況下發生淹水、土石流及山崩三項潛勢的風險。參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aiwan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 In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Knowledge Platform, TCCIP)、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for Disaster Reduction, NCDR)的資料,以多種氣候模型進行情境模擬,避免產出結果有所偏差。
風險值 = 危害度 x 脆弱度 x 暴露度
風險值
- 考量淹水、土石流及山崩三項風險。
- 風險等級劃分:
等級 | 風險值 |
---|---|
低度風險 | 0-12 |
中度風險 | 13-25 |
高度風險 | 26-50 |
危害度
- 極端降雨:24小時內累積降雨達650毫米
之可能性。 - 四種情境:RCP 2.6、RCP 4.5、RCP 6.0 、RCP 8.5。
- 危害度劃分:
等級 | 重現期 |
---|---|
1 | 1000 年 |
2 | 500 年 |
3 | 100 年 |
4 | 50 年 |
5 | <50 年 |
脆弱度 x 暴露度
- 淹水潛勢
參考經濟部水利署與政府淹水救助資格所定義:
等級 | 淹水級距 |
---|---|
0 | 未交集 |
1 | 0.3-0.5 公尺 |
2 | 0.5-1.0 公尺 |
3 | 1.0-2.0 公尺 |
4 | 2.0-3.0 公尺 |
5 | >3.0 公尺 |
- 土石流潛勢
參考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所定義:
等級 | 潛勢級距 |
---|---|
0 | 未交集 |
1 | 持續觀察 |
2 | 低 |
3 | 中 |
4 | 高 |
- 山崩潛勢
參考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定義:
等級 | 潛勢級距 |
---|---|
0 | 未交集 |
1 | 有交集 |
結果顯示,在 21 世紀末前,華邦主要廠區與辦公處所(包括中科廠、高雄廠與竹北大樓),在四種升溫情境之下,風險值皆為 0,即發生淹水、土石流及山崩的可能性極低。
淹水脆弱度

淹水潛勢分布
土石流危害度

土石流潛勢溪流
山崩脆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