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領域|氣候變遷管理|氣候風險管理

氣候變遷管理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近期發布了《2023 年全球風險報告》,「生活成本危機」是目前全球面臨的最大短期風險,俄烏戰爭和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能源危機、糧食短缺與通膨,成為最緊迫的全球問題;「氣候變遷」則蟬聯最大的長期危機,從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至今,人為排放之溫室氣體引發地球暖化,極端氣候下造成之鉅額損失,更讓各國政府、國際團體及民間社會日益重視。企業除需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能源轉型的挑戰及失衡的地緣政治等風險外,尚需正視歷經幾百年累積但卻迫切面臨之氣候惡化危機,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唯有採取更積極的氣候行動、提升公司之韌性,我們才能走向永續。

華邦作為電子科技的提供者,我們深知企業行為影響著全球經濟,更是形塑社會樣態的關鍵因素,為響應國際準則及國內政策朝向綠色永續,我們導入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之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架構(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於 2022 年華邦成立 35 周年之際,發布華邦第一本 TCFD 報告書,希望藉由這本報告書,向我們的利害關係人傳達對這個社會當責的決心。

- 華邦電子 焦佑鈞 董事長

SDGs 17 同心協力的夥伴關係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2023 年發表首本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TCFD)

訂定 5 項氣候相關管理指標

5

氣候風險管理

氣候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架構

華邦屬於半導體製造業,面對天然災害、意外事件、人為事故、國際政經情勢改變、同業新技術的引入及政策法規異動等,都可能造成營運及財務面之嚴重衝擊。因此,華邦於董事會轄下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並透過組織現有部門或風險職責單位針對其負責之作業範疇進行風險管理,除訂定了健全的內部管理辦法及作業程序,並針對事前的評估、避險、預防損失與危機處理發展出全面的計畫和流程,定期呈報予管理階層及治理單位。

 
 
風險辨識

結合各單位年度營運計畫與目標,提供重大風險項目與衡量方式及建議風險胃納量,併同年度預算案取得權責主管核定。

 
 
風險分析

針對已辨識的重大風險計算其風險值,除年度預估外,應每季進行風險值修訂,有顯著變化者須併同季報進行呈核。

 
 
風險評量

各單位應依照適當作業頻率針對重大風險項目進行評量,並隨時與核定之風險胃納量比較並呈報管理單位。

 
 
風險回應

遇實際狀況超過核定之風險胃納量時,各單位應立即提出風險回應建議案,依照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及分層負責準則取得核准後採取回應。

 
 
監督與審查

依照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規定,將風險管理相關規定,列入稽核系統追蹤項目,以利進行控制點設定、自評作業及稽核查核作業。

華邦已將氣候變遷風險納入企業長期營運管理,而為瞭解其對環境與營運之影響,華邦自 2021 年起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CFD),針對國際監管趨勢及市場發展觀察,每年定期鑑別並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財務衝擊(包含量化及質化),提出檢討及管理策略,華邦將持續監控氣候所帶來之風險衝擊,並強化企業之營運能力,推動各項減碳計畫,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穩步踏實地邁向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

2022 年,華邦成立逾 40 人之 TCFD 小組,其中 6 成以上為部門主管級以上人員,小組成員依業務性質分組,各組依業務相關性針對氣候變遷議題進行討論。藉由 4 場工作坊與教育訓練,鑑別出 4 項主要氣候風險與7項次要氣候風險,以及 5 項主要氣候機會與4項次要氣候機會。

氣候風險與機會矩陣圖

氣候風險矩陣圖

All
短期 1-3 年
中期 3-5 年
長期 超過 5 年
主要風險
1
再生能源需求
2
碳稅/碳費
3
電力供應不穩定
4
極端降雨與乾旱
次要風險
5
客戶行為改變
6
溫室氣體總量管制
7
降雨型態與分布改變
8
低碳產品與服務的需求
9
引發自然資源的改變
10
簽署自願性協議
11
燃料稅/能源稅

氣候機會矩陣圖

All
短期 1-3 年
中期 3-5 年

主要風險

1

客戶行為改變

2

參與再生能源計畫

3

製程優化與研發創新

4

發展低碳產品與服務

5

能源使用效率提升
次要風險

6

水資源使用

7

再生材料使用

8

替代性及多樣性資源

9

參與碳市場

重大氣候變遷之影響及因應

主次氣候風險

(—) 代表負面衝擊,(+)代表正面衝擊

類型氣候風險發生時間潛在財務或營運影響因應措施
轉型風險再生能源需求中期
  • 如綠電價格較高,生產成本增加(—) 
  • 減少碳排放量,減少碳稅/碳費支出(+)
  • 供應商將再生能源支出轉嫁,採購成本增加(—) 
  • 再生能源取得不易,生產受限(—)
  • 訂定 2030 年中科廠 90% 使用綠電之目標
  • 規劃採購再生能源電力,並評估購買綠電憑證
  • 中科廠已建置 499kW 屋頂型再生能源發電裝置;持續評估增設其他再生能源發電裝置之可行性
  • 2022 年投資嘉和綠能股份有限公司;持續評估其他投資再生能源專案
  • 規劃建置「客戶綠電需求調查系統」以確實掌握各年度客戶綠電需求
  • 針對重點供應商進行年度環境調查,掌握碳排放源及減量規劃與管理並持續追蹤
碳稅/碳費中期
  • 間接成本增加(—) 
  • 供應商將碳稅/碳費支出轉嫁,採購成本增加(—)
  • 產能擴增受限(—) 
  • 訂定 2050 年全公司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 建置碳排資訊平台,持續管理追蹤 ;碳會計系統規劃建置中
  • 規劃採購再生能源電力,並評估購買綠電憑證
  • 加入新加坡 CIX 平台,參與碳權交易市場;持續關注碳權抵換制度
  • 執行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2022 年完成 21 項節能措施,節省 3,590 萬度電,減少 16,485 噸溫室氣體排放。
  • 舉辦重點供應商 ESG 交流會,並宣達供應鏈減碳目標,期使供應商降低碳排
電力供應不穩定長期
  • 影響生產,營收減少(—) 
  • 影響供應商供貨,影響華邦生產(—)
  • 規劃多元電力來源,分散購電及用電風險
  • 設置緊急發電機系統與不斷電系統,建立廠區用電量 80% 以上之備載電源
  • 向供應商宣導用電管理措施,包括應建置緊急配電設備及逐年提升綠電占比等
實體風險極端降雨與乾旱中期
  • 影響生產,營收減少(—) 
  • 自動化產線不停工,依法支付加班費,增加人力成本(—) 
  • 影響供應商供貨,影響華邦生產(—)
  • 天災保險費增加(—)
  • 推動節水措施;設置儲水設備
  • 採用自動化生產,降低人工操作需求
  • 運用數位工具,提升遠距辦公效率
  • 向供應商宣導相關因應措施,如強化廠房基礎結構與排水設施、日常演練洪災因應、提高回收水比例與第二水源預備等

主要氣候機會

氣候風險發生時間潛在財務或營運影響因應措施
客戶行為改變中期
  • 產品組合改變,加速整體供應鏈正向發展
  • 取得訂單,擴大營收
  • 提升訂單穩健度,降低營收波動
  • 提升公司商譽
  • 推動新產品導入設計(design in)滿足客戶需求
  • 增加綠色或低耗能產品組合
  • 建立碳排資訊平台,評估產品碳足跡與碳排熱點,訂定產品碳排減量路徑與優化方案
  • 評估回應客戶提出之相關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使用要求
  • 參與國內外永續相關評比,永續作為之透明度與提升商譽
參與再生能源計畫短期
  • 減少碳排放量,減少碳稅/碳費支出
  • 分散用電風險
  • 助於符合再生能源法規要求,並達成企業目標
  • 規劃採購再生能源電力,並評估購買綠電憑證
  • 2022 年投資嘉和綠能股份有限公司;持續評估其他投資再生能源專案
  • 中科廠已建置 499kW 屋頂型再生能源發電裝置;持續評估增設其他再生能源發電裝置之可行性
製程優化與研發創新短期
  • 減少碳排放量,減少碳稅/碳費支出
  • 降低用水量,降低生產成本
  • 取得訂單,擴大營收
  • 持續投入製程開發減碳與用水減量措施
  • 支持封裝供應商創新優化其製程以降低產品碳足跡,進而提升華邦產品競爭力
發展低碳產品與服務短期
  • 產品單價提高
  • 市場規模擴大,營收增加
  • 投入綠色或低耗能產品設計;以產品碳足跡盤查與查驗為基礎,持續研發創新
  • 加速推動製程演進,增加綠色產品或低耗產品組合
  • 了解客戶需求,並評估客製化可能性,進而提供低碳/綠色產品
能源使用效率提升短期
  • 降低生產與營運成本
  • 2022 年從新技術導入、用量管理、零組件汰換、設備老舊汰換四大方向推動節能
  • 2023 年規劃多項節能專案,包括天然氣鍋爐持續汰換電熱鍋爐、轉動設備汰換、MAU 水洗系統節能等
  • 持續執行辦公處所節能措施,包括調整空調與排氣啟閉時間、以空間區分空調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