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领域|气候变迁管理|气候风险管理

气候变迁管理

「以绿色半导体技术丰富人类生活的隐形冠军」是华邦的集团愿景,为响应国际准则及国内政策朝向绿色永续,华邦已第三年导入气候相关财务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架构,评估气候变迁可能导致的风险与机会,作为华邦推动减缓及调适行动的基础,以提升公司营运韧性。

SDGs 17 同心协力的伙伴关系
SDGs 13 气候行动
SDGs 12 责任消费与生产
SDGs 7 可负担的永续能源

2023 年发布首本气候相关财务揭露报告书(TCFD)

订定 4 大类 12项气候相关管理指标

12

气候风险管理

气候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架构

华邦于董事会辖下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透过组织现有部门或风险职责单位,完善整体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就各单位负责之作业范畴订定了健全的内部管理办法及作业程序以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程序至少包含: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量、风险响应,及监督与审查机制五大要素,完整内容请详公司治理下之风险管理

气候变迁风险与机会识别流程

2024年,华邦召集19个处级单位、逾30位同仁成立TCFD项目小组,小组成员依业务性质分组,各组依业务相关性针对气候变迁议题进行讨论,并使用华邦内部自行开发之TCFD平台,在36项气候风险(转型风险包含政策和法规、技术、市场及商誉等类别;实体风险包含立即性与长期性等类别)与19项气候机会(包含资源效率、能源来源、产品/服务、市场及韧性等类别)中,鉴别出3项主要气候风险与6项次要气候风险,以及3项主要气候机会与3项次要气候机会。

气候风险与机会矩阵图

重大气候变迁之影响及因应

主要气候风险

(—) 代表负面冲击,(十)代表正面冲击

气候风险发生时间影响边界潜在财务或营运影响因应措施
低碳技术转型短期
  • 上游或供应链
  • 自身营运
  • 导入新设备,资本支出增加(—) 
  • 研发成本增加(—)
  • 减少碳排放量,减少碳税/碳费支出(十)
  • 导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能源审查并持续改善优化
  • 执行生产机台与厂务设施节能项目,包括机台泵浦增设变频器、现场废气处理器 (Local Scrubber) 增设、外气空调箱 (Make-up Air Handing Unit , MAU) 水洗系统节能改善
  • 使用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 持续与外包商共议开发低碳材料与封装制程优化
  • 积极搜集市场交易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采购成本上升
碳费/ 碳税征收短期
  • 上游或供应链
  • 自身营运
  • 下游或使用端
  • 间接成本增加(—) 
  • 供货商将碳税/ 碳费支出转嫁,采购成本增加(—)
  • 产能扩增受限(—)
  • 订定 2030 年华邦 RE 50绿电目标,达成 2050 年华邦净零排放目标
  • 订定自主减量计划,透过制程改善以减少温室气体用量,包括机台端加速汰换节能组件与设置尾气处理设备
  • 建置自发自用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并采购再生能源电力,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率
  • 建置碳会计系统,实现碳盘查与碳足迹透明管理
  • 建立内部自愿性碳权投资标准,持续关注碳权抵换制度发展
  • 研拟议价策略,避免供货商不合理之成本转嫁
  • 列管排放量大于 2.5 万吨/年之供货商,定期搜集了解其减量行为,并藉由供货商永续定期评比正面驱使其进行碳减量
国际公约或协定短期

  • 自身营运

  • 签署协议后续所衍生之间接成本增加(—) 
  • 签署协议后续所衍生之资本支出增加(—)
  • 减少碳排放量,减少碳税/ 碳费支出(十)
  • 订定 2030 年华邦 RE 50绿电目标,达成 2050 年华邦净零排放目标
  • 订定自主减量计划,透过制程改善以减少温室气体用量,包括机台端加速汰换节能组件与设置尾气处理设备
  • 建置自发自用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并采购采购再生能源电力,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率
热带气旋短期
  • 上游或供应链
  • 自身营运
  • 下游或使用端
  • 影响生产,营收减少(—)
  • 自动化产线不停工,依法支付加班费,增加人力成本(—)
  • 影响供货商供货,影响华邦生产(—)
  • 天灾保险费增加(—)
  • 采用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操作需求
  • 运用数位工具,提升远距办公效率
  • 向供货商倡导相关因应措施,如强化厂房基础结构与排水设施、日常演练因应
  • 成立 24 小时紧急应变小组,并持续关注供货商所在地之灾变情形
因实施上述因应措施,估算 2024 年管理成本如下:
  • ESG 相关设备汰换等预算编列约 NT$ 1.2 亿元
  • 原物料商低碳化补助金额 NT$ 125 万元 /
  • 自建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维护费用约 NT$ 70 万元 /
  • 使用绿电较使用灰电增加之电力成本约 NT$ 8,700 万元 /
  • 其他相关成本包括人员对永续议题之训练成本、与供货商沟通之人力成本、数字资源与活动办理之人力成本等
  • 低碳材料与制程验证费用 NT$ 150 万元 /

2024 年辨识之主要气候风险皆为转型风险,考虑气候风险评估完整性,故将 2024 年实体风险之中发生冲击程度最高且发生可能性最高之「热带气旋」一项纳入评估

主要气候机会

气候机会发生时间影响边界潜在财务或营运影响因应措施
客户行为改变短期
  • 上游或供应链
  • 自身营运
  • 产品组合改变,加速整体供应链正向发展
  • 取得订单,扩大营收
  • 提升订单稳健度,降低营收波动
  • 提升公司商誉
  • 持续了解客户对于绿色产品的要求及规范,开发低功秏及低碳排放量的产品以满足其需求
  • 配合客户要求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率,并持续与外包商共议开发低碳材料与制程,推出以再生能源制造之产品
  • 建置碳排信息平台,整合管理碳排放信息,以达到绿色低碳生产
  • 参与国内外永续相关评比,提升永续作为之透明度
替代性与多样化资源短期
  • 上游或供应链
  • 自身营运
  • 提升供应链可靠性
  • 生产成本降低
  • 针对关键原物料进行多方溯源,100% 达成预定之 14 项目标
  • 定期汇报物料供应、成本、替代物料等信息,持续关注特定原物料于原产地与分销世界各地之发展
运输模式改变短期
  • 上游或供应链
  • 自身营运
  • 间接成本降低
  • 减少碳排放量,减少碳税/碳费支出
  • 2024 年完成 5 项关键物料在地化采购,因减少空运与海运活动而达成之碳减排 7.2 公吨二氧化碳当量
因实施上述因应措施,估算 2024 年管理成本如下:
  • 自建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维护费用约 NT$ 70 万元 /
  • 低碳材料与制程验证费用 NT$ 150 万元 /
  • 使用绿电较使用灰电增加之电力成本约 NT$ 8,700 万元 /
  • 新产品设计开发与制程研发费用
  • 原物料商低碳化补助金额 NT$ 125 万元 /
  • 开发供货商及与其沟通等相关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