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领域|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华邦属于半导体制造业,面对天然灾害、意外事件、人为事故、国际政经情势改变、新技术的出现及政策法规异动等,都可能造成营运及财务面之严重冲击。因此,华邦于董事会辖下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系属于功能性委员会之一,并透过组织现有部门或风险职责单位,完善整体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就各单位负责之作业范畴订定健全的内部管理办法及作业程序以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风险管理小组目前由副董事长主导,成员包含总经理、执行副总、副总与协理级以上共13位高阶主管参与,针对华邦风险四大象限17项风险予以鉴别及评估、执行风险控制计划并建立质化与量化之管理标准,以及改善风险控制作法,并定期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管理结果。2024年12月20日已呈报第十三届第十三次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运作情形。
华邦于 2023 年经董事会通过后修正「风险管理委员会组织规程」,以及订定本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 针对当代企业面临的「策略」 、「营运」、「财务」及「信息安全」等 4 大风险类型进行积极管理,并针对各项营运活动事前的评估、避险、预防损失与危机处理发展出全面的计划和流程,定期呈报予管理阶层及治理单位,确保达成所有企业风险控管之目标。风险管理小组应随时注意国际与国内风险管理制度之发展情形,及内外部营运环境变化,调整管控机制,呈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董事会同意,以提升本公司风险管理执行成效。有关风险管理委员会运作情形,请参考「功能性委员会」。
本公司内部稽核单位隶属于董事会,依风险评估结果选定稽核项目及频度,拟定稽核计划,经董事会核准后,进行确认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运作情况,并作成稽核报告,查核发现及建议定期作成追踪报告至改善为止,以确定相关单位已及时采取适当之改善措施,持续深化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内部稽核单位并督导各单位及子公司定期自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于每年内控制度有效性查核程序中,纳入风险管理因子,进行组织运作与风险管理稽核。2025年1月份完成2024年内部控制制度自行评估及内部稽核单位的查核作业。
风险管理范畴四大象限
Ⅱ营运风险①营运规划与执行 ②产品质量管理 ③环境与安全卫生 ④供应链管理 ⑤全球人力资源管理 ⑥智财管理 ⑦内控管理 | Ⅰ策略风险①政经变化 ②科技变化 ③产业变化 ④气候变迁 |
Ⅲ 财务风险①财务操作 ②投资管理 ③资金管理 | Ⅳ 信息安全风险①信息管理 ②资安防护 ③AI应用 |
华邦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
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❶ 风险管理目标 ❷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 ❸ 风险管理程序
华邦风险管理目标
华邦拟透过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考虑可能影响公司目标达成之各类风险加以管理,并透过将风险管理融入营运活动及日常管理过程,达成以下目标:❶ 实现公司目标 ❷ 提升管理效能 ❸ 提供可靠信息 ❹ 有效分配资源。
风险管理程序
华邦针对风险管理制定之程序至少包含: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量、风险响应,及监督与审查机制五大要素,各要素实际执行之程序与方法如下:
风险辨识
风险分析
风险评量
风险回应
监督与审查
1. 风险辨识
- 各功能单位及各子公司应依据公司策略目标及董事会核定之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就其短、中、长程目标与业务执掌进行风险辨识。
- 风险辨识宜采用各种可行之分析工具及方法 (如:流程分析、情境分析、问卷调查、PESTLE分析等),依据以往经验及信息,并考虑内、外部风险因子、利害关系者关注重点等,透过「由下而上」及「由上而下」的分析讨论,结合策略风险与营运风险,全面辨识可能导致公司目标无法达成、造成公司损失或负面影响之潜在风险事件。
2. 风险分析
各功能单位及各子公司应针对已辨识出之风险事件,考虑现有相关管控措施之完整性、过往经验、同业案例等,分析风险事件之发生机率与影响程度,据以计算风险值。
- 风险分析量测标准:
- 风险管理小组宜依据公司风险特性拟订适切的量化或质化量测标准,作为风险分析之依据。
- 质化之量测标准系指透过文字描述,表达风险事件之发生机率及影响程度;量化之量测标准则系指透过具体可计算之数值指标(如:天数、百分比、金额、人数等),表达风险事件之发生机率与影响程度。
- 风险胃纳:
- 风险管理小组宜拟订风险胃纳 (风险容忍度) ,提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董事会,以决定公司可承受之风险限额。并依据风险胃纳研议各风险值对应之风险等级,及各风险等级之风险响应方式,作为后续风险评量及风险响应之依据。
3. 风险评量
- 各功能单位及各子公司应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对照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董事会核定之风险胃纳,依据风险等级规划与执行后续风险响应方案。
- 相关风险分析与评量结果应确实记录,并提报风险管理委员会。
4. 风险回应
- 本公司各功能单位及各子公司评估所属业务风险后,对于所面临之风险应提出因应对策并采取适当之控制作业,并将风险及因应对策提供风险管理小组,于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呈报。
5. 风险监督与审查
- 风险管理小组应定期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管理程序及其执行结果,以供管理参考,如遇重大风险事件应即呈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董事会。
此外,华邦已将气候变迁风险纳入企业长期营运管理,而为了解其对环境与营运之影响,华邦自 2021 年起导入气候相关财务揭露框架 (TCFD),针对国际监管趋势及市场发展观察,每年定期鉴别并揭露气候相关风险与机会财务冲击 (包含量化及质化),提出检讨及管理策略,华邦将持续监控气候所带来之风险冲击,并强化企业之营运能力,推动各项减碳计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稳步踏实地迈向永续发展。2024年,华邦亦导入TNFD的LEAP方法学,筹组鉴别自然依赖与冲击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导入TNFD 揭露指引,出版「2024气候暨自然环境报告」。详细信息请见气候变迁管理。
新兴风险
风险类型 | 风险说明 | 风险冲击 | 因应措施 |
---|---|---|---|
地缘政治风险 | 当前美中对立与台海紧张局势,给台湾半导体业带来了挑战。 随着美中贸易摩擦及科技竞争升级,台湾成为两国关注的焦点,而台海安全问题则成为全球企业关注的议题。 许多国际企业关心台湾供应链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政治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有可能影响到台湾半导体的生产。 为了降低对台湾的依赖,全球企业要求台湾半导体公司在其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 他们希望藉此分散风险,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避免台湾局势变动影响业务。 总结来看,华邦在当前变动的国际情势下,应考虑全球化布局所需的高投资成本,并强化风险管理与应变能力,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
|
|
人工智能应用风险 |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AI预期可以为企业带来生产力提升、商业模型及创新等多种成长的契机,但在技术进入成熟期之前,AI应用也会同步带给企业多元且复杂的风险,例如AI模型本身的安全性、可靠度、AI治理、道德、隐私权及法规完备性等风险。 面对AI引领的全球发展趋势,华邦积极投人AI的各项发展与应用,除了取得在研发、营销、生产与管理等领域展现的具体成效,也思考AI带来的经营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整体而言,华邦相信透过积极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可以加速并放大AI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效益,并且最小化负面的影响与冲击。 |
|
|
风险文化建立
风险文化面向 | 执行情形 |
---|---|
非执行董事风险管理教育训练 | 华邦持续推动非执行董事参与多元的进修课程,提升董事对当前风险管理趋势与实务应用的理解与应对能力。课程内容涵盖地缘政治风险、法遵与内控、信息安全、可持续金融、供应链管理及气候变迁等议题,并由外部专业机构主办。透过系统性的教育训练,协助董事掌握最新趋势与挑战,提升其对风险管理趋势与实务应用的理解与应对能力,进而强化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与风险控管上的决策品质与监督效能。 |
员工风险管理教育训练 | 为强化全体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知与应变能力,华邦持续推动多元且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教育训练。课程内容涵盖信息安全、职业安全卫生、内部稽核、环境风险、自然灾害应变、营运中断管理等主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提升员工辨识与处理风险的能力。针对全体员工推动风险管理相关课程,内容包含信息安全风险、员工道德行为准则、质量管理等,要求所有正职员工皆须完成训练;针对不同职能与部门,亦安排专属课程,如针对制造单位的防火与地震应变训练,及针对ESG与TCFD揭露需求设计之气候风险与自然资本依赖分析课程等,2024年风险管理相关教育训练之总训练人次8,360人次,总训练时数7,342小时。 |
核心业务风险管理标准化落实 | 华邦于新技术或产品评估、制程开发到量产等各阶段,皆建立严谨且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流程,以确保风险预防与控制的落实。在评估阶段,全面考量市场需求、获利能力、技术优势,IP,及环境可持续等面向,并将潜在风险纳入评估,最终由总经理审核通过后才启动开发。于制程开发时,开发团队须依循「新制程管制程序」,导入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辨识与预防,确保研发成果不受影响。进入量产阶段后,针对制程、设备、物料等生产方式的调整,均经FMEA风险评估,并经PCRB (制程流程变更委员会)核准后方可执行。透过此一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的质量与稳定,强化公司竞争力。 |
风险管理成效与激励措施连结 | 华邦积极推动风险管理与个人奖酬制度的整合,透过「华邦之星」、营运绩效奖金、员工分红及员工持股信托等多元激励机制,将员工及各级经理人之奖酬与风险管理成效及绩效目标达成情形紧密连结,以强化当责文化、提升风险意识,进而促进个人与公司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员工个人绩效考核项目已连结公司关键绩效指标(KPI),并将ESG纳入评估项目之一,使绩效表现与薪酬制度相互连动。藉由奖励有效风险控管之行为,鼓励员工共同达成公司经营绩效及ESG相关KPI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