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领域|永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

永续供应链

华邦在【实践责任採购,以人为本】的治理基础上,採用生态系 (Eco-system) 思维进行供应链永续推动的工作设计,并持续以数位化与低碳化并存的双轴转型工具,落实供应链管理的永续工作推动。2024 年,华邦以其坚实的供应链伙伴关係与永续思维,在三大工作上大有进展,首先是责任採购,採购工作上综合推动在地採购、绿色採购、循环採购; 并且在供应商定期评比上,则发展为永续定期评比,使后续有可依循的奖励措施,正向驱动供应商成为华邦供应链的永续「+1」。
面对极具挑战的经营环境,我们相信唯有时刻保持新创的管理思维,快速调整与因应,与供应商共同演化出适时适性的经营能力,确切实践供应链的共好与共善,才是企业永续治理的真理。

SDGs 17 同心协力的伙伴关系
SDGs 13 气候行动
SDGs 12 责任消费与生产
SDGs 10 减少不平等
SDGs 7 可负担的永续能源
SDGs 6 洁净水质与公共卫生

E 外包商建置绿电产品生产能力

100

%

S 供应链生态系共同学习时数

38646

小时

G 供应商永续稽核与辅导完成率

100

%

低碳供应链

低碳供应链策略与管理

因应极端气候现象显著与降低碳排成为国际品牌大厂选商的主要求之一,2050年净零排放已成为诸多国家与企业之共识。华邦为求各项减碳工作在供应链内落实执行,主张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才能有效向外扩散。于内,确立永续采购(含在地采购、循环采购、绿色采购)内容、建置内部绿色运筹管理系统、外包商低碳技术研发;于外,以鼓励、倡议正向提升供应商减碳意愿,透过定期资料搜集,审视减碳目标达成进度;办理各类供应商低碳议合活动,凝聚减碳共识;承接政府补助项目,降低供应商碳管理成本与进入门坎,并携手供应商共同成为企业公民。

 

低碳供应链策略-全面碳减排管理

 

以身作则-供应链源头减碳趋力

永续采购力

华邦期望更多供应商能成为华邦供应链的永续“+1”,鉴此,我们积极运用采购工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携手既有与潜在供应商成为长期的共荣成员。2024 年,华邦全面推动具有经济效益的永续采购工作,包括能有效降低因国际运输距离所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在地采购 (Local Procurement)、创造物质循环再制与再用的循环采购 (Circular Procurement)、鼓励我国业者提供绿色产品/服务的绿色采购 (Green Procurement)。

在地采购

循环采购

绿色采购

 

說明

2024年,对外,适逢气候变迁与国际气候协定变革、通膨调控与俄乌、以色列战争等冲击;对内,因应华邦集团绿色产品与制程改善等需求,除每年设定管理目标外,我们也积极调度在地原物料厂商之采购配比,整体而言,华邦集团在在地采购的表现上皆有不错的进展,包括华邦原物料在地采购金额比例由 2023 年的 37.8% 上升至 2024 年的39%,年增1.2%;新唐原物料在地采购金额比例由 2023 年的 41.6% 上升至 2024 年的44.6%,年增3% ;新唐日本原物料在地采购金额比例从2023 年的 52% 上升至 2024 年的60%,年增8%。

 

近4 年华邦集团原物料在地采购表

 

 

 

說明

2024 年,华邦藉由具循环性废品的回收与出售,包括废靶材、石英、废晶圆、Oring、FOSB、废五金、混合五金/ 笔电/ 萤幕/ 铁/乘载盘等,创造出超过NT$652 万元的废品出售绩效,相较于2023 年,增长64%。展望未来,华邦将继续在采购过程中,寻觅可维修、再利用或利于回收再循环的产品,透过循环型采购对于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视,促进永续发展目标的达成。

 

2024年績效

 

 

說明

「绿生活」是一种亲环境的生活方式,华邦集团2024 年运用采购力量对供应端的有效影响力,于生产制造端,逐步推展采用节约能源、低污染、再生利用、可回收、绿色建材等绿色环保产品与设备;于员工生活端,积极宣导落实绿生活对个人与环境之助益。 2024 年,华邦集团合法申报于行政院环境部民间企业及团体绿色采购申报平台之绿色采购金额,超过NT$2 亿6 千5 百余万元。未来,为持续发挥绿色采购对于环境、社会与经济的永续影响力,华邦集团除将持续宣导绿生活之助益,亦将寻觅合适之绿色产品/ 服务供予行政端、制造端之用。

 

 

2024年绩效

  • 行政院环境部民间企业及团体绿色采购申报平台之绿色采购金额,超过NT$2 亿6 千5 百余万元
  • 高雄厂绿色采购金额超过NT$1千2 百余万元,获颁「净零绿生活绩优单位」

 

 

綠色運籌力

2023年,华邦积极呼应客户之需求,在企业价值链的思考基础上,于内部后勤系统置入碳减排之规划。包括运输趟次与运务最佳化、包材减量与循环、废弃物资源化推动。

运输趟次与运务最佳化

包材减量与循环

废弃物资源化

全面执行运务直出模式(Drop Shipment),降低因回货而生的碳排量;同时,要求所有第三方物流业者(3rd Party)在舱位经济性的前提上,以最佳路径、最佳车队组合规划派车,并积极评估采用新型动力运具(电动、氢能)的可行性。在包装材料上,要求包材供应商在产品包装强度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并检附安全资料表以兹证明(Safety Data Sheet, SDS) 。搜集市场资讯,全面评估各类废弃物资源循环的处理方式。积极引导厂商在合乎法规、经济与环保的基础上,寻觅可回收再制的创新技术。
  • 2023绩效
    • 外包商直出货比例: 98%
    • 降低碳排量: 110.9 tCO2e
  • 2023绩效
    • 外箱:再生纸浆比例80%
    • 栈板:再生塑胶比例100%
  • 2024绩效
    • 废PVC手套再利用
      • 降低碳排量: 5.95 tCO2e
      • 节省处理费:超过新台币24万

 

外包研發力

在外包商(封测厂)低碳合作与技术发展上,鼓励淘汰高能耗或效率不佳的机器设备,从组织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与导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统的方式,找出碳排放热点与鉴别重大能源使用。
低碳技术研发力有三,第一,以产品碳足迹盘查中,从源头重新思考制程的改善方式,包括材料减量与制程改善;第二,评估绿色材料的开发,优先选用符合环境与法规标准的原材料;第三,藉由源头材料投入的最佳化,减少外包阶段的废弃物产出量,有效降低华邦整体供应链的排废量。

  • 低碳材料开发与制程优化:洽谈 2 家外包商共同验证低碳材料、6 家外包商以鉴别减碳热点为核心,研议制造过程优化的机会点

  • 定期实施产品碳足迹盘查 : 2024 年进行第二次的产品碳足迹盘查,共计8 家借此确认产品碳排放量的变化并持续针对热点作为减碳的目标

  • 成立包装材料减碳专案 : 推动工作项包括静电箱取代纸盒、Reel 卷盘材料减量、Carrier Tape 承载卷盘回收再使用、Tube material 回收再使用、取消重复标示标签,共计降低175 吨CO2e

  • 封装测试导入节能型测试生产规划,共计降低 42 吨CCO2e

 

扩散与影响-供应链低碳治理

随着国际品牌大厂对于供应链成员应具备足够减碳能力的力道加深,以供应链为减碳单位之现象,也在全球逐渐明朗。为确保每位供应商伙伴逐渐成为华邦供应链减碳的一员,华邦建立供应商碳管理策略组合(Carbon Management Portfolio) 。综合以【数据治理】、【以大带小永续学习】、【管理转型】、【共同鉴别发展机会】等四大策略,形成华邦供应链的低碳治理核心。

  • 目标
    • 2030年前,确保第一阶供应商了解且具备碳管理与碳减排之资讯、知识、能力
    • 2030年供应链净零转型,达成减碳10%之目标(基准年为2021)
    • 2050年供应链净零
  • 华邦供应链低碳化推动里程

     

  • 2024年供应链能资源与温室气体减量绩效

 

 

低碳供应链管理流程

 

碳管理策略组合

管理流程步骤

工作项目与成果

以大带小永续学习

1. 识别矛盾

2. 减碳宣告

4. 凝聚共好意识

  • 供应商 ESG 共学坊

    • 邀请在减碳工作耕耘多年且绩效亮眼之供应商,进行节能减碳工作的共同学习

    • 至2024年,累计 33 场次之共学坊

  • 管理类论坛: 永续供应链升级论坛
    • 累计办理 5场
  • 技术类论坛: 先进封装技术论坛
    • 累计办理 4场

数据治理

3. 数据治理

  • 永续供应链能资源用量调查

    • 2024 年,華邦調查範疇三排放量直接相關之供應商,檢視年度用電、用水、廢棄物、溫室氣體、國際氣候治理績效、各類能源用量、產品碳足跡狀況進行調查。

    • 针对由环境部列管且碳排量大于2.5万吨之供应商,沟通其揭露盘查结果并鼓励其进行能源转换与相关减排措施

    • 2024年调查结果:

      • 单一年度节电量:0.43 亿 kWh

      • 单一年度节水量:210.3 万 公吨

      • 单一年度节废量:3.3 万 公吨

      • 取得 ISO 14064-1:2018 证书家数:39 家

      • 进行温室气体减量的家数:91 家

      • 取得 ISO 14067:2018 证书家数:17 家

      • 取得 ISO 50001 证书家数:24 家

      • 已加入 CDP 调查之家数:72 家

      • 注:节电量、节水量、节废量系由供应商秉持诚信原则提供之管理资料

  • 供应商碳管理行为量表

    • 华邦自建供应商碳管理行为量表,并同能资源用量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以此建立供应商碳管理机制,并据此提供予采购同仁持续沟通之策略。

    • 供应商碳管理程度机制与分级准则

      • 第一阶直接供应产品、技术、服务予华邦之供应商

      • 属环境部列管且碳排量大于2.5万吨之供应商

      • 供应至华邦之产品属碳排活动强度大者

      碳管理程度

      级别

      碳管理内容

      管理机制

      A

      对碳议题有认识且了解,已有相关证书与国际绩效、其碳管理程度高供应商

      提供训练与媒合辅导资源

      要求定期更新以下证书

      ISO 14064-1:2018

      ISO 14067:2018

      鼓励进行碳减排、能源转换,取得

      ISO 14064-2:2019

      A-

      对碳议题有认识且了解,已有部份证书与国际绩效、但其碳管理程度低供应商

      提供训练与媒合辅导资源;鼓励进行减排、能源转换与产品碳足迹盘查

      B

      对碳议题有认识,从事碳管理活动少但对碳管理程度高供应商

      提供训练与媒合辅导资源;鼓励其盘查、验证与揭露

      B-

      对碳议题没有认识,未从事任何碳管理活动且碳管理程度亦低落之供应商

      提供训练资源与媒合辅导资源;

      并持续沟通

管理转型

1. 识别矛盾

3. 数据治理

4. 凝聚共好意识

  • 进行供应链管理中心同仁 ESG 教育训练,强化内部同仁对于供应商减碳工作的同理心,以鼓励、协助、互惠取代要求,降低各类供应商对于减碳工作之抗拒

    • 2024年训练时数: 33小时(人)

  • 永续工作数位化: 建立华邦电子供应商平台

    • 例行性供应链作业

    • 供应商ESG互动网

    • 外包商产品碳足迹资讯交换模组

    • 绿色产品运筹管理模组

共同鉴别发展机会

5. 偕同减碳

  • 2023年「以大带小制造业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级转型补助计画」:由华邦担任主导厂商,并自建 ESG永续供应链团队邀集原物料、封装与测试、机器设备、厂务工程等共计 13 家供应商,向经济部产业发展署联合申请,成功取得全额NT$3,000 万元补助。
  • 2024年华邦电子供应链转型诊断补助
    • 导入资策会与大专院校团队 (包括明志科大、南台科大、成大永续发展中心) 减碳辅导资源予第一阶供应商,2024办理2场次说明会,与会供应商总计80家,92人与会。
    • 与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合作,汇整并提供我国永续人才培育与免费线上资源予第一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