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關係人專區|重大性分析

重大性分析

重大性分析

重大性分析流程

華邦採用全球永續性標準理事會通用準則之 GRI 3:重大主題 (GRI 3: Material Topics 2021),執行重大性分析,並定義華邦重大議題衡量原則為「利害關係人高度關注,對公司營運衝擊影響顯著,華邦永續管理發展目標優先性」,且為呼應重大議題管理的精神,將議題內涵相近之議題整併後,歸納出 9 項重大議題。

華邦每年定期審查重大議題及相關項目,以追蹤重大議題長期目標的趨勢與變化,並持續以透明及開放之精神與利害關係人保持順暢溝通,掌握所關注的永續議題。

 

 

正負面衝擊程度與發生可能性重大矩陣

華邦依循 GRI Standards (2021) 對重大性之定義,由高階管理層透過衝擊程度評估問卷,考量雙重重大性原則 (Double Materiality),以評估華邦在 19 項永續議題對於經濟、環境及人群(包含其人權)的正、負面衝擊,並分別以其發生可能性(實際/ 潛在衝擊)及衝擊程度進行評分。

 

確認重大議題

華邦公司依「利害關係人高度關注議題」、「對公司營運衝擊影響顯著性」 、「企業永續發展的優先性」確認重大議題。

面向

永續議題

衡量原則

重大議題

利害關係人高度關注

對公司營運衝擊影響顯著

企業永續發展目標優先性

 

治理(G)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法規遵循
 
 
 
法規遵循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
資訊系統安全管理及個資保護
 
 
 
研發創新
 
 
 
研發創新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
產品與服務品質
 
 
 綠色產品

環境(E)

綠色產品
 
 
 
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 
 
 
廢棄物管理    
水資源管理    

社會(S)

薪酬福利與員工照護 
 
 
人才管理
人才招募與培育 
 
 
人權及平等
 
 
 
勞資關係  
 
職業安全與健康
 
 
 
社會參與    

重大性分析結果

華邦電子透過重大性分析鑑別對營運具影響性的議題,以及回應利害關係人對ESG議題的關注與期待,優先聚焦於華邦電子可創造更大影響力的面向。

詳細情形請見「重大性分析報告」以及最新年度永續報告書「引領前行」章節之「重大議題和利害關係人議合實踐」。

 

重大議題可能風險與減緩措施

在快速變動的全球環境中,企業面臨多元且複雜的挑戰。為了確保永續發展與營運穩定,華邦針對各利害關係人關注之重大議題,進行風險辨識與減緩措施規劃,並致力於提升組織韌性、強化法遵意識、推動技術創新,並回應客戶與社會對永續的期待。

重大議題

可能風險

風險減緩與回應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發生違反誠信經營或公司治理事件,導致客戶流失與投資減少
    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導致舞弊或資安風險
  • 訂定《誠信經營守則》,並定期教育訓練與內部稽核 
  • 建立三道防線的風險管理架構,導入內部稽核與風險通報制度,並設置吹哨者機制
法規遵循
  • 員工對法規認知不足,導致違規行為發生
  • 持續開設法遵與誠信經營課程,提升全員法規意識與遵循能力
風險管理
  • 駭客入侵竊取機密
    環境與氣候風險造成對客戶服務的中斷
  • 建立資安管理系統強化資安韌性,全員資安培訓,強化事件通報與應變。
  • 訂定「風險管理政策及程序」,定期呈報予管理階層及治理單位,確保達成所有企業風險控管之目標。
研發創新
  • 技術開發進度落後或產品技術未能與市場同步
    專利佈局不足,技術保護力降低
  • 持續追求綠色半導體設計與產品的永續創新,遇見新世代產品的市場趨勢
  • 設置智慧財產管理制度與專利委員會提升專利品質與保護力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 員工轉型與技能落差,可能影響生產效率與營運穩定性
  • 強化員工對數位轉型的培訓,提升對數位工具與流程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供應鏈管理
  • 供應鏈中斷風險:供應商因原物料取得、政治干擾、天災、運輸等生產成本導致漲價,或供應中斷、延遲,可能導致公司出貨遞延,無法達成客戶要求之交期,進而導致訂單或合約的賠罰及商譽損失
  • 高風險之關鍵原物料,提高自有庫存水位
  • 增加第二或第三來源供應商,降低單一貨源依賴與限制
  • 提高在地化供應,避免跨國運輸風險與成本
  • 提升數位系統開發與其效能,透過即時監控,及時發現並解決潛在問題。
綠色產品
  • 未能即時掌握客戶對節能減碳產品的需求
    產品品質與環保性能未達標
  • 持續投入研發資源,強化產品差異化與客製化能力,並與客戶共同開發新應用
  • 導入有害物質管理系統等國際規範,設立跨部門團隊控管產品製造流程
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 電力供應異常與限電造成電力供應中斷
  • 訂定 2030 年華邦 RE 50綠電目標,並持續購入多元電力來源
人才管理
  • 無法吸引或留任優秀人才
  • 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及具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 透過全球招募與多樣性的內部教育訓練,提升並維持同仁的受雇力

 

華邦之星獎項-激勵展現核心文化價值的卓越團隊與個人


華邦電子設立「華邦之星」獎項,即時激勵與表揚於工作中具體展現華邦核心文化價值:誠信經營、當責團隊、熱情學習、積極創新與永續貢獻之個人與團隊。
此獎項由董事長核定,獎勵內容涵蓋財務性與非財務性項目,並依據受獎者在企業文化實踐與績效表現上的綜合貢獻進行評選。此制度不僅展現華邦對企業文化的重視,更與高階主管之領導績效形成連動機制,若其所領導團隊獲獎或其個人展現卓越文化價值,將獲得相應表揚與獎勵。
2024年度「華邦之星」獲獎團隊如下,在風險管理、綠色產品創新、人才管理、生產力提升相關的重大議題等重大議題面向展現卓越成果:

  • SAP S/4 Migration (ERP/ESR/DPR) 數位轉型團隊
  • D25 矽電容開發團隊
  • F24 NAND 快閃記憶體技術開發團隊
  • 碳智領航團隊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成果

華邦參照 AA1000 SES 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 2015) 五大原則,包含依賴性 (Dependency)、責任 (Responsibility)、 影響力 (Influence)、張力 / 關注 (Tension) 與多元觀點 (Diverse Perspectives),鑑別與排序利害關係人之關係程度。

2022 年由 22 位高階管理層進行利害 關係人鑑別,確認利害關係人與華邦關係程度之高低,鑑別出:員工、客戶、供應商/承攬商、政府機關、股東/投資人、社區/社會、媒體等 7 大群體。華邦透過利害關係人議合,積極回應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達成經營目標, 並藉由於官網設立利害關係人專區,提供與利害關 係人溝通的聯絡方式,若對相關的各項議題有任何 疑問或建議,都可依不同利害關係人身分與相對應的聯絡人進行聯繫,確保溝通議合的有效性。2024 年報告書沿用上述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

2024年12月20日已呈報第十三屆第十三次董事會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

政府機關

客戶

員工

股東/投資人

媒體

供應商/承攬商

社區/社會

 

關注華邦於環境、社會與治理 (ESG) 各項法規遵循之成果,為影響產業發展與政策推動之重要利害關係人。

 

關注議題

  •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人才管理
  • 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 法規遵循
  • 風險管理
 

溝通管道與頻率

定期:

  • ESG 問卷(每年)

不定期:

  • 政令宣導會
  • 法規說明會
  • 主管機關訪查
  • 公文
  • 公聽會
  • 參與相關組織
 

客戶是華邦創造經濟價值的主要來源,為關注華邦營運之環境、社會與治理 (ESG) 表現的利害關係人。

 

關注議題

  •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 綠色產品
  • 法規遵循
  •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 研發創新
  • 風險管理
  • 供應鏈管理
 

溝通管道與頻率

即時:

  • 華邦官網、電話與 e-mail

不定期:

  • 客戶稽核
  • 客戶互動

定期:

  • 業務會議 (定期)
  • 技術研討會 (每年)
  • 內部稽核 ( 每年 )
  • ESG 問卷(每年)
 

員工是華邦最重要的資產之一,是華邦能持續突破與創新的關鍵利害關係人。

 

關注議題

  •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人才管理
  • 法規遵循
  •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溝通管道與頻率

即時:

  • 內部專線 75234 我要申訴 Care
  • 員工意見反應箱
  • 不法侵害員工申訴評議委員會
  • 健康諮詢

不定期:

  • 醫護保健活動
  • 職工福利委員會
  • 內部網站布告欄

定期:

  • 員工首頁發布公司理念文章(每週)
  • 工安月會(每月)
  • 勞資會議與主管溝通會議(每季)
  • 環安衛廠區委員會(每季)
  • 功能性溝通會議(定期)
  • 健康、壓力、痠痛問卷(每年)
  • ESG 問卷(每年)
 

股東/投資人為華邦主要資金來源,最為關注華邦營運績效與永續發展的利害關係人。

關注議題

  •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綠色產品
  • 法規遵循
  •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 研發創新
  • 風險管理
 

溝通管道與頻率

即時:

  • 電話與 e-mail

定期:

  • 法說會 (每半年,如有特別事項會不定期加開)
  • 法人投資人一對一會議 (8-10次 / 每季)
  • 股東大會 (每年)
  • ESG 問卷 (每年)

不定期:

  • 華邦官網
  • 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媒體扮演著華邦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橋樑,使媒體即時取得華邦發布的訊息,為協助華邦揭露正向永續資訊的利害關係人。

關注議題

  •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人才管理
  • 綠色產品
  •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 研發創新
 

溝通管道與頻率

即時:

  • 電話與 e-mail

定期:

  • 新聞稿 (定期)
  • 媒體訪談活動 (每年)
  • ESG 問卷 (每年)
 

供應商/承攬商提供華邦生產所需物料與服務,維持華邦的正常營運與永續經營,也是共同攜手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利害關係人。

 

關注議題

  •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綠色產品
  • 法規遵循
  • 研發創新
  • 供應鏈管理
 

溝通管道與頻率

即時:

  • 外部申訴管道
  • 供應商ESG互動網

定期:

  • 華邦道德廉潔政策及提供申訴管道 (每半年)
  • 主要供應商永續評比 (每半年)
  • 供應商永續稽核 (每年)
  • 供應商永續盡職調查(每年)
  • 透過安全協議組織與承攬商進行實體面對面溝通 (每月)
 

鄰近華邦營運據點,受華邦營運作為影響最深,也是華邦關切之利害關係人。

 

關注議題

  •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人才管理
  • 法規遵循
 

溝通管道與頻率

不定期:

  • 志工服務
  • 專案合作與拜訪

重大議題與華邦利害關係人相關之績效指標

重大議題產出指標影響力衡量影響力指標
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
  • 違反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事件件數
  • 違反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事件,導致客戶流失及投資減少
  • 違反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事件,導致客戶流失及投資減少之金額
法規遵循
  • 違法法規案件數
  • 法律訴訟案件數
  • 公司財務損害
    商譽損失
  • 律師諮詢費
  • 訴訟費用
  • 損害金額
風險管理
  • 風險事件發生率
  • 風險發生導致財務損失
  • 風險發生導致財務損失金額
研發創新
  • 每年推出新產品、新技術的數量
  • 每年新產品(最近三年推出的產品)的營收以及利潤
  • 客戶滿意度
  • 增加公司的產品以及服務的競爭力
  • 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 和各領域競爭對手的產品特性以及技術差距(拉開領先幅度,縮小落後幅度)
    客戶product share的增加
生產力與經營績效
  • 單位產品能耗
  • 廢棄物產生量
  • 員工培訓時數
  • 客戶投訴率
  • 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
  • 推動循環經濟,減少廢棄物產生
  • 提升員工技能和知識,促進人才發展
  • 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
  • 碳排放量減少百分比
  • 廢棄物回收率
  • 員工平均技能水平提升百分比
  • 客戶滿意度評分
供應鏈管理
  • 推動供應商低碳管理
  • 推動供應商永續盡職調查與輔導
  • 推動供應商在地生產
  • 供應商降低電、水、廢用量緩解環境衝擊
  • 供應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緩解環境衝
  • 供應商因營運伴隨而至的治理表現
  • 採購需求帶動在地產業發展
  • 採購需求帶動在地就業機會
  • 供應商節電、節水、節廢量
  • 供應商溫室氣體減排量
  • 供應商受政府裁處之案件數
  • 供應鏈產值
  • 供應鏈就業人次數/薪資收入
綠色產品
  • 產品生產週期中產生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環境衝擊
  • 產品生產 - 碳排放量
  • 產品生產 - 碳排放量(kg-CO2e)
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 溫室氣體排放(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天然氣、氟氯氫碳化物、有機物揮發性氣體…等溫室氣體)
  • 人體健康和全球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農業損失、生態環境失衡等
  • 人體健康和全球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金額、農業損失金額、生態環境失衡等
人才管理
  • AI推廣訓練時數
  • AI工具使用普及度
  • 外籍主管及女性比例
  • 同仁工作與AI結合程度
  • 外籍主管及女性的比例成長性
  • 員工薪酬
  • AI工具使用普及率
  • 依族群的本國/外籍及男性
  • 女性相對比率